隋炀帝杨广和明崇祯皇帝,作为亡国之君哪个更令你感觉遗憾可惜?

2022-08-09 0 570

这两个皇帝个人认为算是亡国之君里面有能力的,亡国必有很多不足之处,但是觉得很可惜。

手里有资源却没有好好利用导致失败才能算是可惜吧,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:“隋炀帝承文帝余业,海内殷阜”,隋文帝留给隋炀帝的是大把的财富啊,隋炀帝“若能常处关中,岂有倾败?”所以他是令人遗憾可惜的。但是明朝崇祯帝则只能说的上是可怜了,毕竟明朝发展到崇祯在位的时候已经是江河日下了,他老祖宗留给他的是一个烂摊子,在这个时候,即位的是朱由检还是朱元璋,抑或是汉武帝、光武帝等等,可能都难以翻盘,所以,崇祯帝说不上可惜。

在上篇文章,国史君(国史通论)讲到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对汉武帝的评价,他说:“孝武穷奢极欲,繁刑重敛,内侈宫室,外事四夷,信惑神怪,巡游无度,使百姓疲敝,起为盗贼,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”,即,在司马光眼中,汉武帝除了没有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亡国之外,基本上和暴君秦始皇没有什么区别。如果司马光没有点名“孝武”的话,这段话大家是不是也可以套用到隋炀帝身上呢?

隋炀帝在位期间,为整个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他修运河以及发动政治变革等作为都是“罪在当代,利在千秋”之事,可惜的是,他是栽树的人,不是乘凉的人。

同样,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一下崇祯——顺利继承皇位对他来说也许不是一件好事,毕竟崇祯算不上是一位昏君,我们可以设想,如果在内忧外患之下明朝亡国了,崇祯成为“南明”的第一位皇帝,他是不是至少会像宋高宗赵构一样,开创一个新局面呢?

若以两个亡国之君死后的后继朝代的角度来说,宋安之认为崇祯帝比较可惜。

当然可惜的不是崇祯帝,而是整个明朝。

崇祯帝这个人呢,八个字就可以概括“生性多疑,刚愎自用”。放在平世,勉强一个中庸的守成之君,放在乱世,哎说多了都是泪。

明朝之后的清朝,闭关锁国不得不说让人很遗憾,现在大众印象中清朝是放着热兵器不用,使用冷兵器,虽然历史上清朝也使用热兵器,没有那么不堪,但跟明朝比起来差不多是原地踏步,是不进则退了。

所以说崇祯帝如果不死,明朝还有一些希望,说不定有着更好的发展方向。

隋炀帝就不可惜了,毕竟隋朝后面是梦幻盛唐。

以个人来说,隋炀帝有些可惜。

崇祯帝这个人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,隋炀帝这个人呢,其实帝王心术是很不错的,就是步子迈的太大了。

因为他有着很大的野心,超越前人,所以不顾国力滥用民力修大运河、三征高句丽、营建东都洛阳等,结果步子迈太多,搞坏了根基,不成功便成仁咯。

所以个人认为隋炀帝要比崇祯帝有着更多的可可能,可惜的是他野心太大,实力却跟不上,只能成为失败者。

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,欢迎吐槽、点赞、关注~

杨广的下场更人惋惜。杨广是有作为的皇帝,他在位时,开科举,筑长城,征高丽,开凿大运河。他的致命缺陷是总要去挑战极限。开凿大运河,工期逼得大紧,弄得民怨沸腾。三征高丽,大可不必,一个撮尔小国,能掀起什么风浪?隋朝立国时间短,国力不强,不宜大兴土木。开凿大运河也应分段进行。也难怪他,那个时候的人懂得什么预决算呢?如果他能量力而行,隋朝的江山可能会更长久。一代雄主,壮志未酬,身死国灭,甚是可借。而崇祯虽然勤奋,却没有能力。在用人方面尤其显得弱智。像曹文诏贺人龙那样的名将都不能好好使用。李自成兵临城下,只他封个王就撤兵,他硬是不肯。让他们捐款,大臣们却惜金不惜国。他一筹莫展,毫无魄力。他就是一个固执而又自以为是的人。内无股肱之臣,外无忠志之士。其实不一定没有,是他未能发现。这样的皇帝不亡国,更待何时。所以崇祯帝真没什么值得去惋惜的。

收藏 (0) 打赏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打开微信/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,分享从这里开始,精彩与您同在
点赞 (0)

文舒堂 文书堂 隋炀帝杨广和明崇祯皇帝,作为亡国之君哪个更令你感觉遗憾可惜? http://www.seoak.cn/380.html

常见问题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
官方客服团队

为您解决烦忧 -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